目前分類:閱讀 (88)
- Aug 17 Fri 2018 07:42
詩人陳育虹
- Aug 15 Wed 2018 07:41
娃娃屋
據說她是第一個在倫敦穿紫色褲襪的女性。儘管只活短短35年,她精彩豐富的人生強過平凡人過了幾輩子。
這個暑假讀得最有感的一本書是凱薩琳曼斯菲爾德(1888~1923)的《娃娃屋》。生於紐西蘭富裕家庭的她愛男人也愛女人,個性叛逆情史豐富,因醜聞被家人送去倫敦,未婚懷孕,又奉子成婚,結婚一天又立刻離婚,在一次大戰期間去法國戰區會情郎......。
徐志摩與曼斯菲爾德交談二十分鐘便為之傾倒,「至於她眉目口鼻之清之秀之明靜,我其實不能傳神於萬一;仿佛你對著自然界的傑作,不論是秋水洗靜的湖山,霞彩紛披的夕照,或是南洋瑩徹的星空。」徐志摩把她的姓翻譯成「曼殊菲兒」,為她寫詩,並出版她的作品,視曼斯菲爾德為崇高的女神。
吳爾芙還未找出創作路徑前,曼斯菲爾德充滿現代感的短篇小說為她點著寫作明燈。吳爾芙曾說:「我承認,我嫉妒她的作品,那是我唯一嫉妒的作品。」
- Aug 08 Wed 2018 07:38
Matt Stuart
「一個人如果厭倦了倫敦,那他也就厭倦了生活,因為倫敦有人生能賦予的一切。」攝影師Matt Stuart在書的首頁引用了約翰生的話。
他以豐富的倫敦為根據地,在街頭捕捉紅男綠女形形色色的樣貌與舉手投足顯露的人生百態,令人發噱,覺得嘲諷、同情,或不禁想為照片中人編故事。
比如爸媽帶兩個哭喪著臉的女兒上街,媽媽好像極度無奈地想著:「我招誰惹誰了,生了兩個煞星。」爸爸頭微揚,槁木四灰地自言自語:「那兩夜我如果沒有喝酒,又或者做了安全措施......」
Matt Sturart利用錯位或捉住戲劇性的瞬間,給了照片故事與生命,並不忘在每張照片中留下一抹鮮豔的原色。
- Aug 07 Tue 2018 07:36
獄門島
「金田一耕助來了,我們殺幾個人看他破不破得了案。」每次讀橫溝正史的推理小說,總有這種感覺。
二十多年前讀到志文版《獄門島》,為內容的黑暗、驚悚、詭計與離奇感到震驚不已,於是著迷地把橫溝正史的推理小說一本一本找來看。
橫溝正史設計的命案有幾個特點:戰後破敗的日本,荒涼偏鄉,舊士族,古怪習俗,瘋子和怪人,俳句、歌謠或傳說預示謀殺,還有連續殺人。於是全書帶有濃濃的玄奇詭異氛圍,讓人不寒而慄,讀起來很過癮。
然而,一個點讓我啼笑皆非。書中主角金田一耕助是神探,但他明明在場,卻無法阻止或預防謀殺案,一定要死幾個人(通常三個),他才要破案。
- Jul 27 Fri 2018 07:34
版稅
下午收到小兵出版社寄來的郵局包裹,以為裡頭是書,打開一看竟是Aunt Stella的手工餅乾禮盒、紅茶包、版稅明細和手寫問候卡片。
出版社通常在七月寄發版稅,直接匯入銀行帳戶,並用電子信件通知。小兵如此費工,真讓人感動。
打開木製禮盒,看到包著餅乾的紅色棉布,彷彿看到小兵編輯好朋友們熱誠的心;下層樣式精彩的手工餅乾,似乎呼應編制不大的小兵,以手工製造的精神慢慢打造各具特色的每一本書。
我挑了兩片餅乾品嚐,喝了茶,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收到版稅的喜悅,忙半天,竟沒想要去看版稅明細上的數字。
- Apr 16 Mon 2018 10:52
〈漲潮〉
患有憂鬱症的凱文返鄉尋死,並看看自己童年時住的房子。雖然那是一棟從未讓他品嘗過快樂的房子,奇怪的是,這份不快樂的事實,卻如他記憶中的甜蜜戀情般攫住他的心。
他把車停在港口邊,看著海。兒時的女數學老師恰好經過認出凱文,她坐進車內和凱文聊起往事、他離開後的生活、以及凱文有躁鬱症後來自殺的母親。
凱文進醫學院讀了精神科,他認為人們之所以選擇當精神科醫師,無一不是因為自己混亂不堪的童年,他們一直一直在佛洛伊德和其他專家的著作裡尋找答案,以理解自己為什麼是一個停留在肛門期,陷在自戀與自我中心的畸形人。
凱文常更換居住的城市,改變生活模式,結交良師,卻仍舊走不出來。母親的瘋狂基因畢竟太強大了。他車上放著槍,也選好老家後方松林當生命旅程的終點。
- Apr 15 Sun 2018 10:54
〈善良的鄉下人〉
青年對喬伊說:「妳愛我,那好,證明給我看。」「怎麼證明?」他把嘴唇湊在她的耳邊說:「給我看妳裝木腿的地方。」 青年意味深長的看著她,「因為它讓妳變得與眾不同。妳和其他人都不一樣。」
老處女喬伊是哲學博士,學識淵博的她早已看穿虛無,總漠然戲謔地看待一切事物。由於只有一條腿,心臟也不太好,於是窩居在鄉下老家與母親一起生活。
某日19歲鄉下靦腆青年上門推銷聖經。青年離去時告訴喬伊他心臟不好,可能活不久,他注意到喬伊的木腿,覺得她很特別,邀約喬伊第二天一起去野餐。
未曾有男女交往經驗的喬伊,以一種好奇心與掌控全局的自信(而且也比較年長)答應了。
- Apr 05 Thu 2018 10:58
《地表最強國文課本》
陳茻撰文〈除了美,還有什麼?〉指出張大春〈致中閔書〉
於是我趕緊找來陳茻的著作《地表最強國文課本》。閱畢,
一篇佳文可以流傳千百年,不就是因為具有上述特質。可惜
比如讀到黃宗羲〈原君〉中的「 荼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
- Feb 16 Fri 2018 11:39
大都會
唐德里羅在《大都會》中藉由紐約富豪的一日,呈現資本主
- Jan 11 Thu 2018 06:54
《網內人》
看完《13-67》,這兩天接著看陳浩基耗時兩年的新作
原來駭客侵入手機或電腦,竊取裡頭的資料是如此的容易。
陳浩基示範了駭客技術在推理小說上的運用,而且是鉅細靡
這麼耗腦力、不容出錯的技術性內容和超過30萬字的篇幅
- Jan 09 Tue 2018 06:56
那麼熱那麼冷
儘管生於1955年, 王定國卻像個文青,抒情化了我們熟知的台灣社會看似通俗的樣貌與喜怒哀樂。
他的文字洗練,優美,令人著迷。「 像隱疾纏身一樣的思念就是這麼擄住他的, 原本已經痊癒了的自信,竟在診所裡的匆匆一瞥中瓦解。」「 他不禁又想起公園步道上的那雙白鞋 ,或許也是走得很寂寞的一雙鞋子吧,寂寞到哭了起來。」
於是故事中思念舊情人的暴發戶,彷彿變身為多情的周潤發,被丈夫冷落的怨婦,是抿嘴苦笑的桂綸鎂,立志出人頭地的窮小子,則是軍人扮相的宋仲基。
每個人若能用自己裸露的情感化妝,就能像舞台上的主角引人注目。王定國就是這麼地用他細膩的文字,美化書中角色,讓讀者同情、掛心。
- Jan 08 Mon 2018 06:58
《1367》
這麼好看的推理小說,作者竟然不是日本人。香港作家陳浩
你若喜歡《寒戰》《無間道》《竊聽風雲》等講述警匪明爭
六篇故事由同一主角貫穿,案件包括謀殺、線人、越獄、嫁
然而要將這本書歸為本格派,卻又令人猶豫。六篇連作中,
- Jan 07 Sun 2018 06:59
陌生人的慰藉
有些書看的時候沒什麼心裡反應,看完得知作者意圖,開始想像實際情境,才有點感覺。
英國布克獎得主伊恩麥克尤恩的早期作品《陌生人的慰藉》,對我來說便是這樣的著作。
故事描述一對男女朋友到威尼斯度假,平平淡淡,無驚無喜。某晚迷路找不到餐廳,路人羅伯特帶他們去他經營的餐廳用餐。
隔日男女主角又遇見羅伯特,被邀請到他家。搭船時兩人模模糊糊睡著,醒來時,已光溜溜的躺在羅伯特的豪宅床上。
- Dec 21 Thu 2017 07:08
《 馬爾他之鷹》
「硬漢,你的名字叫山姆。」
儘管美人坐在山姆懷裡乞憐,求他放過她,山姆還是絲毫不軟化,冷硬地把她交給警方。
有一幕山姆懷疑美人身上藏錢,雖然兩人前天才共度良宵,他也似乎愛她,但是山姆仍在眾目睽睽下,不顧情面地逼迫美人把衣服一件件脫下。
這無關愛不愛,而是原則問題。
- Sep 23 Sat 2017 23:23
一擊入魂
某些短篇小說充斥令人不耐的老套情節,但我們察覺得到作者留一手,要待最後決定勝負;有時結局一擊入魂,讓人拍案叫絕。
哥哥意外過世,由於媽媽身體虛弱不能承受任何刺激,全家人決定一起瞞著她,說哥哥在國外工作,因忙碌無法回家。
每個禮拜,家人幫媽媽寫信給哥哥,家人也替哥哥回信給她。就這麼一直瞞著媽媽,家人寫信也寫慣了。
一年後媽媽終於病倒,彌留之際很遺憾哥哥趕不回來,家人念哥哥給媽媽的信安慰她。
- Sep 21 Thu 2017 23:24
暗夜行路
- Sep 05 Tue 2017 23:32
舊金山青蘋果書店
踩在舊金山青蘋果書店(Green Apple Books)的百年木地板上,咔茲作響;走上二樓,揚塵在陽光中緩慢飛舞。整間店聞起來像paperback(平裝本),整體感覺則像日照下褪色的paperback。
但是這樣的老店,每天12小時,每週七天,全年開張362天,9月6日(明天)就要慶祝成立50週年。許多人在此求婚,餓昏,賒帳,借廁所....,該發生的都發生過。
喜劇明星羅賓威廉斯常在此出沒,曾問店員:「書架前那位是作家大衛艾格斯(《梭哈人生》作者)嗎?」大衛艾格斯也曾悄悄問店員:「那位真的是羅賓威廉斯?」
創店店東退休後,將書店賣給三位員工,他們接棒維持這間被許多人選為全美十大之一的獨立書店,當然,也多虧有心讀者的支持。
- Aug 24 Thu 2017 23:39
五味康祐
我曾經想像武俠人物,比如九指神丐洪七公拿打狗棒站上打擊區,會發生什麼狀況?
今天看李長聲的新作《我的日本作家們》,其中介紹的五味康祐便寫了這樣一篇武林高手打棒球的故事,滿足了我的想像。每次跟大朋友(小朋友)分享,他們都拍案叫絕。
一刀齋在深山修練,出山後途經東京,陰錯陽差參加了巨人隊舉辦的球迷全壘打比賽,他把巨人隊每位投手投出的每一顆好球都打出全壘打牆。巨人隊高層震驚不已,趕緊簽下他。
一刀齋參賽後 ,棒棒全壘打,打擊率是完美的十成。有人問他如何辦到?他說,跟飛鏢比起來,棒球大得不像話,怎會打不到。
- Jul 29 Sat 2017 07:31
《回憶的餘燼》
我們所記得的回憶,或許是我們想要呈現的回憶,未必真實。
退休的東尼,一輩子平平淡淡,以為人生就這麼風平浪靜地過去了。他向前妻述說過往,不自覺的避重就輕、美化回憶,自己也確信實情就是如此。
某天他收到大學舊情人的母親留給他的遺物清單,其中包括他當年最要好的朋友的日記。東尼搞不懂已自殺的好朋友的日記怎會在舊情人的母親那兒?
日記被舊情人扣著,為了索回日記,東尼與舊情人相約見面,才得知,他一直以為40年前兩人和平分手,真相並不是如此,他在無意間造成多人悲慘的命運,卻一直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