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9258928_1927097444015984_3292228574257348608_n.jpg

據說她是第一個在倫敦穿紫色褲襪的女性。儘管只活短短35年,她精彩豐富的人生強過平凡人過了幾輩子。

這個暑假讀得最有感的一本書是凱薩琳曼斯菲爾德(1888~1923)的《娃娃屋》。生於紐西蘭富裕家庭的她愛男人也愛女人,個性叛逆情史豐富,因醜聞被家人送去倫敦,未婚懷孕,又奉子成婚,結婚一天又立刻離婚,在一次大戰期間去法國戰區會情郎......。

徐志摩與曼斯菲爾德交談二十分鐘便為之傾倒,「至於她眉目口鼻之清之秀之明靜,我其實不能傳神於萬一;仿佛你對著自然界的傑作,不論是秋水洗靜的湖山,霞彩紛披的夕照,或是南洋瑩徹的星空。」徐志摩把她的姓翻譯成「曼殊菲兒」,為她寫詩,並出版她的作品,視曼斯菲爾德為崇高的女神。

吳爾芙還未找出創作路徑前,曼斯菲爾德充滿現代感的短篇小說為她點著寫作明燈。吳爾芙曾說:「我承認,我嫉妒她的作品,那是我唯一嫉妒的作品。」

若沒有時間讀她的書,可以只看三千多字的〈娃娃屋〉這一短篇,見證她「筆法如水晶般透明,目光如孩童凝視般自然」。王文興在台灣大學外文系開「小說探微」課程,曾利用九堂課逐字細究這篇小說,並出版《玩具屋九講》一書。

小說講述富裕的柏諾家的三個女兒獲贈一個華麗逼真的娃娃屋,她們邀請符合身份的同學來參觀,獨獨排擠母親當清潔工的一對姐妹。有一天清潔工的女兒經過柏諾家,柏諾家具叛逆性格的小女兒邀請她們參觀娃娃屋,害怕又好奇的姐妹參觀到一半就被柏諾家的友人趕走。姐妹走遠後,安靜的妹妹突然拉拉姐姐說:「我看到娃娃屋裡的小檯燈了。」

曼斯菲爾德染上肺結核,死前仍創作不輟,許多好作品均產自此一時期。許多人以為她是閨秀派作家,作者照片總挑選柔美秀麗的那張;但是她獨斷獨行、離經叛道,眼神銳利的那張應更像她本人。

相較照片,我覺得更傳神的是紐西蘭政府為她塑立的金屬雕像:前衛堅毅地活出自我,是現代短篇小說的奠基者,筆端犀利卻充滿弱勢關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文輝部落格 的頭像
    黃文輝部落格

    黃文輝(Max)'s 部落格

    黃文輝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