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年5月5號,我收到國語日報編輯陳方妙小姐的邀稿信(e-mail),她由原本的叢書出版部門,轉為負責《小作家月刊》和《國語日報週刊》的出版事宜。她在信中談到編週刊、月刊的壓力大,總是怕開天窗,希望我能幫忙,並請我為小作家寫一篇文章,題目是《夏日最棒的享受》。

我看完信,立刻就回信答應,也很快的完成稿子。這一篇文章我把它放在我的部落格上。方妙曾經幫我編輯2007年我在國語日報出版的一本書《阿夏與電子狗》,當時她安排了報紙上的連載,書出版時還請林良先生幫忙寫推薦序。她邀稿,我豈能說不。

從那之後,便開始了我們之間還算滿密切的合作。方妙每個月,總會跟我邀一、兩次稿,而我總是立刻答應,並搶在兩、三天內完成(儘管她總是給我一個禮拜的時間)。我會這麼做有兩個原因。第一,我是急性子,工作沒有做完,我會睡不好覺,而且腦子裡會持續想著故事,人變得有點魂不守舍。為了縮短這種狀況,我只好儘快交件。

至於第二個原因,說來有點不好意思,那就是我喜歡方妙收到稿子後,稱呼我為「快手」,以及對我的一些溢美之詞。例如我寄給她《夏日最棒的享受》後,她的回信是:

哎呀
你真的是超快手
而且行雲流水
有趣有情
感謝感謝
這篇文章七月刊登
祝好
方妙

寫完《單身》這一篇時(國語日報週刊上的文字略有修改),她回道:

快手
你真的很厲害ㄟ
我喜歡這個故事
又溫馨又一點小小的心酸
可以想像一隻寂寞的小貓找到朋友的喜悅
很多畫面和心情會在腦海裡浮現
我忍不住崇拜你了
你如何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
寫出這麼有意思又精準的故事
很好奇你平常是怎麼過日子的
還是花蓮的好山好水給你這麼多靈感
總之
很期待你的文稿
謝謝啦
祝好
方妙

方妙的來信我大多留著,因為裡面的這些文字,我百看不厭,帶給我很大的成就感。

於是我被寵壞了,變得很期待她來信或來電邀稿,享受之後的埋頭創作、迅速交件、獲得讚美的過程。我也會跟 J 或我的學生講,告訴他們國語日報的方妙要我這一回為什麼主題寫故事,而我已經在幾天內寫完,故事內容又是如何。到後來,小朋友已經會問我:「老師,你最近有沒有被邀稿呀?題目是什麼?」

可是今年7月9日,我幫方妙寫了《宅》這篇故事後(國語日報週刊上的文字略有修改),便再也沒有接到她的音訊。我一直等著、等著,我的學生也同樣等著、等著,偶爾他們會替我說出我心裡想問的問題:「怎麼還沒有來邀稿呢?」

我雖然和方妙常通信,但總不好意思去信問她怎麼不跟我邀稿了。我推測,大概我的故事在週刊上出現得太頻繁,所以編輯們覺得該稍微停一陣子,換別的作家上場。我絕對料想不到,這段期間,方妙其實正躺在病床上和病魔搏鬥。

上上個禮拜,方妙走了,我得知消息後,有莫大的失落感。我還在期待每天打開信箱時,看到她的來信,或者手機響起,來電的人是她。人喜歡複製幸福感,但她帶給我的大大的幸福感,中斷了,而我也從未來得及告訴她這一件事。

此外,也有些許感傷。記得當初在討論《阿夏與電子狗》出版事宜時,我還住在紐西蘭,她常在談完公事後,請我回台灣探親時,記得去國語日報社找她喝茶,我連聲說好,但,我從未這麼做。後來我從紐西蘭搬到花蓮,她依然請我過去,但我還是沒有履約。

有一年我上台北參加國際書展,曾順道去國語日報的攤位上逛逛,低聲問工作人員:「陳方妙小姐有來嗎?」結果她那時剛好不在現場。我們魚雁往返了許多年,卻從未見過面。她四十八歲,我四十三歲,我原以為有一天我們總會在某一個場合碰面,哪曉得兩人就這麼天人永隔了。

前幾天,我試著上網找找看有沒有她的照片,竟然讓我找到兩張。只是這般的見面法,是我看著她,而照片中的她微笑著,卻並不是對著我。要是場景能轉換到編輯部辦公室,方妙說:「文輝,歡迎歡迎,來來,坐坐!好久不見,不對不對,其實是從來沒見過,呵呵。你長得跟我想像的有點不一樣喔。」我回道:「妳也跟我想像的有點不一樣。年輕漂亮多了,跟妳電話中的聲音很搭配。我要謝謝妳常常跟我邀稿……」這樣不是很好嗎?

不久前的教會小組聚會中,我在敬拜主的時候,唸了一篇短短的禱告文,希望方妙聽了,覺得還可以,不會退我的稿。

親愛的天父,感謝讚美祢。我今天接到一位朋友過世的消息。她今年只有四十八歲。我希望她走得安詳沒有牽掛,先生孩子和親友都能得著慰藉。祢的計畫我難以測度,但我知道祢賦予每一個人任務與使命,而我那位朋友已經完成祢所交付的工作了。我要珍惜祢給我的每一天,讓我在有生之年,扮演好僕人的角色,傳揚祢的福音。並希望祢賜給我智慧與恩典,在我的剩餘歲月中,活出見證,讓生命展現意義。這是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文輝部落格 的頭像
黃文輝部落格

黃文輝(Max)'s 部落格

黃文輝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