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個禮拜六,J 在家中舉辦聖誕音樂會,她的二十五位學生要輪流演奏鋼琴,之後大家一起交換禮物,再吃喝一番。我跟上回一樣擔任主持人,不過今年還加了一項工作,就是在中場時間表演魔術。
我什麼時候拜師學魔術了呀?有一次我準備作文教材,想要讓學生寫寫關於觀看魔術表演的經驗和心得,於是便上網、看書學了幾招,在課堂上表演。
學生的反應很好,我也玩上癮了,連去花蓮和平國小跟老師演講時,我都做了魔術表演,當然,在場的老師本來想打瞌睡的也都醒了(好像從頭到尾都沒有人睡著,他們真捧場)。
因此我便跟 J 自告奮勇,要表演三個魔術。第一個很簡單,就是讓手上的錢幣消失。小朋友看了,雖然感到有趣,但不覺得稀奇,反應很一般,還不停論斷錢幣多半是藏在哪裡。
我聽著小朋友有些奚落的語氣,看著家長「不過爾爾」的表情,告訴他們說,這只是前菜而已,別小看我。
第二個魔術是請六個小朋友在我交給他們的紙條上,寫下一位家人的姓名,而我,可以完全猜中他們寫的是什麼。
當我表演完,每個小朋友都瘋狂了,因為實在太神奇了,為什麼我能一字不漏,完全猜得中呢?當我正確唸出前兩個名字時,小朋友開始鼓譟;唸出四個名字時,有幾位已經撲到我的身邊,想知道我是怎麼搞鬼;唸完六個名字時,有的小朋友甚至想掏我的口袋,看有沒有機關,還有的大叫我是騙子。
我看著小朋友的反應,和家長難以置信的表情,心裡有說不出的得意。我甚至想告訴他們,若時間允許讓在場每個人都寫一個名字,我也全猜得出來。
但好戲還在後頭。我拿出三個日本木頭娃娃,請大家推派一位小朋友作代表,碰觸其中某一個娃娃。我在矇著眼睛的狀態下,可以猜中他碰的是哪一個娃娃。結果小朋友不讓我矇住眼睛,他們叫我乾脆離開現場,到外頭去,才不會偷看。
不過,我依然準確猜中,讓每個小朋友(和家長)都目瞪口呆,有的還說我裝了針孔攝影機偷看。
這場音樂會,小朋友的演奏出色,我也增添了熱鬧氣氛,算是非常成功。結束回到家後,我一再回想我表演的過程,陶醉在其中。
讀大學時,我參加的學校社團是「愛樂社」,我的一位好朋友則參加了「魔術社」。當時我覺得他的選擇很怪,魔術豈能登大雅之堂?唉,我現在終於明白,好朋友他有先見之明,曉得魔術的妙用與魔力,既可娛人拓展人際關係,還可以自娛享受成就感呢!
不過,我也驚覺,原來我也有愛現的一面。有一次我去一個朋友家,他五歲的兒子把所有的家當都拿出來現,還拉我去看他彈奏鋼琴,硬是不讓我和朋友有聊天的機會。我跟那個小朋友一樣嗎?
記得我跟老師上課時,告訴他們現在的老師不好當,得視自己為藝人,每一堂課都是一場演出才行,否則吸引不了孩子,他們豈有上課的樂趣和學習的心思。
其實除了老師,每一個工作也都是一場演出吧!人這輩子是不是都粉墨登場,持續表演著,直到年華老去,告別舞台?
要是能經常演出成功,並樂在其中,就太好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