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很喜歡跟小朋友講《窈窕淑女》這齣電影的故事,每次的反應都非常棒。當我加油添醋、誇張地描述語言學教授如何訓練粗俗不文的賣花女,小朋友都笑得東倒西歪;最後當賣花女蛻變為眾人矚目的窈窕淑女,語言學教授不由自主地對她生出情愫請求她不要離去時,小朋友那種深受感動、充滿驚喜、與感受到圓滿結局的喜悅表情,總讓我難以忘懷。
這真是齣好電影。其實我光播放唱片,聽茱麗安德魯斯演唱Lovely這首歌,便會像那些小朋友一樣,嘴角上揚,被美好的感覺籠罩。
這齣電影是由舞台劇改編,舞台劇則是改編自大文豪蕭柏納的著作《Pygmalion》,蕭柏納的靈感又來自希臘神話:雕刻家Pygmalion想要一位理想女人,於是雕出一個美麗的雕像,並愛上了它,但雕像畢竟是死的,於是他向維納斯請求讓雕像活過來,好得償心願。
由於舞台劇大受歡迎,連演了五年,因此要搬上螢幕時成為好萊塢的盛事。電影公司屬意當紅的奧戴麗赫本演出賣花女,因為舞台劇主角茱麗安德魯斯沒演過電影,扮相也不如奧戴麗赫本;但反對者有一個堅強的理由:奧戴麗赫本不會唱歌,可能需要由他人配音代唱。但電影公司仍執意由奧戴麗赫本演出。
我看了電影,覺得奧戴麗赫本演得真好,搖身一變為淑女時,真的是讓人眼睛一亮,她甜美脫俗的扮相,很難不讓人嘆服賣花女果真是脫胎換骨了,而且誰能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包括語言學教授。但,有一個非常大的敗筆,那就是代唱者跟茱麗安德魯斯實在差太多了。茱麗德安魯斯那種生動、輕鬆、游刃有餘的唱腔,就如同我之前所言,就算不看畫面只聽音樂,也能被感動。
所以奧戴麗赫本雖然以外貌與演技取勝,但這一回,茱麗安德魯斯的聲音與演唱獲得了勝利。《窈窕淑女》獲十三項奧斯卡獎提名,得到其中的八項,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但角色最吃重的奧戴麗赫本竟然沒有獲獎,因為得獎的是演出《歡樂滿人間》的茱麗安德魯斯。
許多人覺得奧戴麗赫本受到羞辱,但有更多人覺得這樣正義才得到伸張,因為《窈窕淑女》中的賣花女是茱麗安德魯斯所唱紅,她若演出電影一定會得奧斯卡獎,因此不論如何,一定要送她一個女主角獎;至於窘迫的奧戴麗赫本,只能怪她當初不該接這個角色。
讓我從電影或舞台劇擇一觀賞,我想我會選擇舞台劇。在英國讀書的時候,我就曾經去劇院看過這齣舞台劇,那真是美妙的經驗。活生生的人在面前表演,畢竟更有感染力。
蕭伯納當初編寫這個故事另有深意,想探討男性依據自己的期望,形塑另外一個女性,扭轉其人生,是否可取?女性又該迎合男性嗎?故事中具階級優越意識的教授等人,相較於努力工作生活的賣花女,得到崇高地位公平嗎?
不過,內容再有深意、再富有意義,沒有好的故事也枉然,小說或者戲劇畢竟不是哲學或社會學論文。看這齣戲、聽其中的歌曲,會讓人忍不住輕嘆:啊,太棒了,Lovely!創作者不能求更高的讚美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