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然《大藝術家》獲得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五項奧斯卡獎,可是想到這是部黑白默片,我不禁有點裹足不前。但我決定給它(或是給自己)五分鐘的機會,要是看不下去就換片,畢竟時間有限,不好勉強虛耗。結果我一開始看就無法移開視線,直看到劇終,心中更有許多感動與欣賞了好電影之後的愉悅。
男主角是一位默片明星,某天他和女主角邂逅,啟發後者走入演藝這一行,女主角也日益走紅,終而成為有聲電影的大明星。但此一同時,默片逐漸沒落,過氣的男主角一蹶不振,天天只能借酒澆愁。但一直仰慕與心存感激的女主角默默地照顧看護男主角,最後還要脅導演請男主角和她一起演戲。男主角得知真相後,自尊心作祟,決定自裁,幸好女主角趕到,並想出兩全其美的方法,讓最後有了美好的結局。
劇情很簡單,節奏很明快,在男女主角都無法張口說話的狀態下,他們充滿訊息的肢體動作,以及導演或編劇設想的諸多溫馨與富有巧思的橋段,讓我看得津津有味。比如有一回在片場,男主角看到一副畫(或屏風)後有一雙修長的腿在練習踢踏舞,於是帶著遊戲性質地與之較量、共舞。當畫被移走,雙方看到彼此,才知道原來是曾經邂逅的那個人。
男主角變賣所有身家財產時,全部家當被一位冷漠的先生和一位面無表情的婦人買走。後來他在女主角家發現自己所有的東西,才知道那兩位是女主角的管家。
男主角點當他的華服之後,有一天他走在街上,看到櫥窗中掛著一件美麗的燕尾服,於是站在櫥窗前,讓自己的臉映照在燕尾服上,有如自己正穿著它站在街頭。
看電影的過程中,我很有把握最後一定是喜劇收場,但我很擔心結尾會老套、不盡如人意;因為全片處處顯露導演和編劇等創作者的用心與才華,若最後沒處理好便太可惜了。幸好,我擔心的事沒有發生,我一直懸著的憂慮到了最後一幕,轉為大大的讚賞。
奧斯卡頒獎典禮前夕,入圍奧斯卡男主角獎的喬治克隆尼說,今年的男主角獎將頒給一位法國人。我想他應該看過這部片,早已甘拜下風。飾演男女主角的兩位法國演員,都演得相當出色,尤其是男主角,他從默片大明星時的亮眼瀟灑,到失意之後的落拓消沈,固然都演得極為傳神,但更難得的是,他演出一種「這是一齣戲,只是表演,是場娛樂,我們都有共識吧」的氛圍,因為導演把電影拍成黑白默片,一開始便沒有要「如同真實的一般」的設想,畢竟默片給人一種舊時代的娛樂的感覺,太逼真,就著墨過深,走味了。
我很佩服導演有勇氣拍黑白默片,畢竟現在願意看這種電影的人已經不多,但他顯然對自己的戲有十足的信心,就算是黑白默片,一樣可以吸引觀眾。其實文明再怎麼進步,人改變得並沒有想像中大,一百年前的人崇拜偶像,現在的人依然如此。好的故事、好的演出,從來不怕沒人青睞。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