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期的Design雜誌有一個唱片封面專題,我最喜愛的爵士唱片Blue Train被放在雜誌封面。持平的說,這張唱片可以榮登我最喜歡的唱片,封面加了許多分數。這封面被當成唱片專題的廣告,一點也不令我意外。我甚至光看這個封面,不播放音樂,就可以獲得許多的滿足。



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赫也曾經設計過唱片封面,此一以香蕉作為封面的設計常常入選史上十大封面。



安迪沃赫也為爵士音樂家貝西伯爵設計過封面,我想光為了這張封面就該掏腰包買唱片了。

我一面翻看雜誌,一面抽出自己的唱片來審視,是否有這般充滿概念性與設計感的封面,結果入選的大多是爵士樂唱片,例如:

 

 
(莎拉沃恩和克理夫布朗合作的這張唱片,是我最喜歡的唱片之一,莎拉充滿磁性、渾厚的嗓音,與游刃有餘駕馭音樂的能力和克理夫布朗的小喇叭演奏相得益彰。聽唱片時,我會一直期待克理夫布朗的小喇叭出現,但它總是驚鴻一瞥,就像克理夫布朗短暫的生命。)

 

 

 
 

我絕大部份的唱片是古典音樂唱片,悲哀的是,如同以上那般讓人著迷想放大掛在牆上的封面卻少之又少,更糟的是大部份都像是史上十大慘不忍睹封面的入圍者,例如:

  

(怎麼會把偉大的法國小提琴家法蘭西斯柯蒂的唱片弄成這樣呢?)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男高音畢約林的唱片封面,怎麼會像是里長的競選廣告單,而且還是會落選的那種。)

 

(貝多芬原來長的像猩猩?)

 

(我喜歡的庫普蘭的大鍵琴曲《神秘的障蔽》被放在這樣的廉價封面裡,幽雅與格調幾乎要消失殆盡了。)



(阿胥肯那吉拿到唱片公司寄來的這張唱片,一定立刻就把它拿到地下室,像是要藏屍體一般,埋進牆裡面去了。)

出版古典音樂的唱片公司,或許擔心太突出、太精美的唱片封面,會引起保守的古典音樂愛樂者反感,於是不敢在封面上做出「花俏」的設計。因此古典音樂唱片封面,不外乎音樂家的大頭照(老的多,帥得少,胖的多,瘦的少,白頭髮多,黑頭髮少),直接套用名畫或者風景照片等這幾類。

然而一個崇尚精緻藝術,喜歡追求音樂之美的古典音樂愛好者,對美學與設計的接受度,真的會比不上聽搖滾音樂,可以接受封面只是一根香蕉的年輕小伙子嗎?我想唱片公司太小看人了。

只可惜陋習難改,幾十年來一直是如此,且木已成舟,作古多年的畢約林已無法再出唱片,換個新潮有創意的封面,那張競選廣告般的封面就跟著他,成為他legacy的一部份了。

我從我上千張古典音樂唱片中,找出幾張封面尚可以接受的放在下方,但不管怎麼看,都覺得很難媲美以上我那幾張爵士唱片封面,傳達出那麼豐富的訊息。

有內涵的古典音樂唱片,穿上美麗的外衣,其實毫不衝突。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文輝部落格 的頭像
黃文輝部落格

黃文輝(Max)'s 部落格

黃文輝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