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改編自藤澤周平短篇小說的《山櫻》,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愛情片,儘管男女主角全片只有一場對手戲:女主角見山櫻開得正美,想摘一枝,卻搆不著,高大英挺的男主角恰好經過,於是為她代勞。這一幕留存在遇人不淑、生活黯淡的女主角內心深處,每當櫻花瓣飄過,總會浮現她的心底,像是陰霾天空中突現的彩虹。
我聯想到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莉絲孟若的一篇小說《安慰》。故事中的女主人翁嫁給一位科學至上不解風情的生物老師,數十年平淡日子中唯一的火花與榮耀,是某晚一位男士友人突然在她脖子上的一吻。這位男士友人從事殯葬業,負責讓死屍看起來有生氣一些,正如同他給女主人翁的吻(作者在此表達的象徵意義真是令人震撼)。
《山櫻》則有看似美好的結局。女主角終而離開沒有感情的婚姻,耐心等待入獄男主角的歸來。但畢竟是富含文學性的一部電影,片尾並未明白交代男主角是否會出獄,女主角仍有可能一輩子只有山櫻下美好的一幕,作為她繼續存活下去的慰藉。
至於我們的生命歷程中,是否也有一些畫面與場景,支撐我們持續平淡、冰冷的日子?
黃文輝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