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讀了龍應台在北京大學演講的全文,突然覺得另一位知名文化人陳文茜近來的言行,頗值得和她對照一番。

七月底陳文茜為推薦李敖兒子李勘的書「李勘戡亂記」,出席香港書展,批評了另一位也剛出版新書的大陸賽車手兼作家韓寒:「看起來蠻帥,其實沒有多少文化底蘊。對於上海世博的無知,顯得淺薄和沒文化,說話就像放屁一樣輕鬆。」

韓寒是誰?他因敢於嘲諷、調侃中共政府而廣受民眾歡迎。入選美國《時代》雜誌2010年「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評選第十二名,居華人首位。

陳文茜這次開罵或肇因於韓寒批評上海世博會是用錢堆出來的,苦了百姓。陳文茜強調她四次深度採訪上海世博,深知世博的「偉大」,與韓寒的見解頗有出入。但香港網路作家梁文道諷刺說:「如果我能像陳文茜一樣,有貴賓通道出入,有專人導遊,還有保安開道;我對上海世博的認知大概就能深刻一點了。」

我有兩位學生今年參觀世博時也不需要排隊,我問他們怎麼這麼幸運?他們答說,因為爸爸有認識的熟人。我想,如果只要有認識的熟人就可以享受特權,這樣的活動或舉辦這活動的政府離「偉大」還有一段距離吧!

其實上海為舉辦世博,粗暴地、強行拆遷原居民的棲身之所,反抗者有的被關進監獄、有的被綁架、有的遭受酷刑,這一切應該不是秘密。因此陳文茜在高呼世博偉大之時,一想到這些升斗小民的遭遇,音量便不應該如此高亢吧!或者陳文茜認為做大事,犧牲是必要的?就如同沒有奴隸的血,豈有壯偉的、令後世讚嘆的金字塔?但獨裁者可以有這般橫行,文化人豈可以如此思想?

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台灣學者張鐵志也批評說,陳文茜總是在節目上呈現中國崛起過程的宏大與光鮮,而不願意去正視這些偉大工程背後有多少拆遷與上訪的血淚。他引用一位中國時評家的話說,大陸觀眾看中天陳文茜的節目,常常覺得自己都不好意思:「我們什麼時候這麼好過?」

反觀龍應台,八月初她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發表演講「文明的力量:從鄉愁到美麗島」,她在其中表達了自己對大國崛起這件事的看法:

我們就從「大國崛起」這個詞說起吧。我很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可是我希望它是以文明的力量來崛起的。

如何衡量文明?我願意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衡量文明的一把尺。它不太難。看一個城市的文明的程度,就看這個城市怎樣對待它的精神病人,它對於殘障者的服務做到什麼地步,它對鰥寡孤獨的照顧到什麼程度,它怎樣對待所謂的盲流民工底層人民。對我而言,這是非常具體的文明的尺度。

一個國家文明到哪裡,我看這個國家怎麼對待外來移民,怎麼對待它的少數族群。我觀察這個國家的多數如何對待它的少數——這當然也包含十三億人如何對待兩千三百萬人!

誰在乎「大國崛起」?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剛才我所說的文明刻度——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你怎麼包容意見不同的異議份子,這,才是我在乎的。如果說,所謂的大國崛起,它的人民所引以自豪的,是軍事的耀武揚威,經濟的財大氣粗,政治勢力的唯我獨尊,那我寧可它不崛起,因為這種性質的崛起,很可能最終為它自己的人民以及人類社區帶來災難和危險。

村上春樹獲以色列政府頒發2009年耶路撒冷文學獎時,在演講中提到:『若要在高聳的堅牆與以卵擊石的雞蛋之間作選擇,我永遠會選擇站在雞蛋那一邊。是的。不管那高牆多麼的正當,那雞蛋多麼的咎由自取,我總是會站在雞蛋那一邊。』

舉辦世博不管理由多麼充分,使命多麼崇高,身為文化人、一個寫書的人,陳文茜是不是該站在雞蛋的那一邊?或者至少該同情那些被迫遷離家園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文輝部落格 的頭像
    黃文輝部落格

    黃文輝(Max)'s 部落格

    黃文輝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