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羅馬尼亞鋼琴家魯普演奏的葛利格和舒曼鋼琴協奏曲,一來錄音極佳,二來魯普的詮釋倍受推崇,因此它的CD幾乎是每個古典音樂愛樂者人手一片。除了CD,開始聽黑膠唱片的我,自然也想買一張黑膠唱片來蒐藏。昨天,唱片終於到手。我發現黑膠唱片的封面和CD上的不同,但又非常眼熟,好像在哪兒見過。


我想了一下,翻出1997年我去蘇格蘭愛丁堡讀書時,到蘇格蘭高地旅遊拍的照片,終於找到答案。原來我曾經到過唱片封面上的景點,察看唱片封底的照片說明,也果真一致。當時我駕車行經Argyllshire B8074公路,發現路旁River Orchy湍急的河流被河床上的奇岩切割,忍不住下車駐留了一會兒,並拍了幾張照片。沒想到當時路邊一瞥,相隔十多年後,又出現在眼前。

其實,買進二手黑膠唱片(泰半是二手)之後,我總會賞玩封面封底的圖片和說明,包裝紙質,印刷色澤,損害狀況,唱片標籤,唱片重量,以及唱片溝紋完整與否。如果音樂很棒,但上述的品相不佳,總不免讓我有些遺憾。這就如同衝著女廣播主持人如黃鶯出谷般美妙聲音而天天熬夜一面聽廣播一面幻想她天仙似的樣貌,卻在某一天發現女主持人有大暴牙,而失望得捶胸頓足一般。

當然,年歲和我相當的黑膠唱片若是保存良好,我也會喜從天降似的高興不已,甚至感激涕零地想遙拜這黑膠唱片之前的一位位擁有者,如此的愛惜保護它們。

因此對我來說,雖然聽的是摸不著的音樂,但是手上要摸著唱片包裝,看著封面封底和內頁說明,整個聆樂的過程才算完整。所以對於最近流行的,把隨身碟插上音響,便可以聽音樂的作法,我實在難以適應。不管播放的是CD還是黑膠唱片,我總喜歡看到實體包裝。


但這也產生了些許後遺症,我偶爾會衝著演奏家的容貌去買唱片,例如聶翠柯、葛麗茉和阿格麗希等人的唱片;或者是精美的設計和包裝。但就算裡頭的音樂略微失色,我仍願意接受這美麗的錯誤。

想想我如果不看封面,只管放唱片,聽音樂,今天就不會從魯普這張黑膠唱片上「重遊舊地」。也因如此,這黑膠唱片聽起來,注定變得不太尋常,它彷彿可以領我撥開一層層記憶,見到堆疊的山光水色,舊地重遊,並領悟到一些東西還在,但一些東西已經不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文輝部落格 的頭像
    黃文輝部落格

    黃文輝(Max)'s 部落格

    黃文輝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