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花蓮畢士大教養院位在美麗的花蓮港邊,是一個收容智障、聽障、視障、自閉症、腦性麻痺、多重障礙兒童和唐氏症寶寶的教會機構。熱心公益的兒童文學作家許慧貞正著手為該機構出一本書,以增加它的知名度,為裡頭的兒童謀福利。書中將用一個章節介紹來台服務的德國義工。上禮拜一,她去訪問照片中最右邊的兩位義工,並邀我一起去,幫她照應一下英文。

一開始,我想到那兒有許多重度殘障的兒童,怕看了心裡難過,而有些猶豫,但慧貞一再跟我說沒有什麼啦,以及訪問對象是年輕小姐,終於讓我點頭答應。

受訪的兩位係由德國教會組織安排來台,十八歲,已經高中畢業,預計在台灣待一年,之後回去繼續學業。個子較高的那位將學珠寶設計,另一位將學習殘障照護。

慧貞問她們為何選擇台灣,如何籌措旅費,需要跟德國教會報告嗎,日常生活有何不便,遇到的困難有哪些,這一年的經歷對未來就業選擇可有影響,飲食休閒,有沒有跟家人聯絡等等問題。

我們四個用不怎麼靈光的英文聊著,她們說一開始因語言與做事較慢較仔細,與我們這兒的快節奏有些不協調,但就像她們一開始覺得筷子很funny,到後來卻很喜歡用筷子吃中國菜一樣,現在已經適應上手了。尤其當提到窗外便是美麗的海灣,以及他們特別喜歡的小朋友時,兩位的臉上都綻放出光彩。

看她們那麼年輕就勇於到異國照顧殘障兒童,讓原本來不太敢來的我突然覺得非常汗顏。

星期五慧貞再度拜訪畢士大,觀察一位重度唐氏症寶寶的作息。這一回,我請慧貞讓我跟一下,也終於敢張大眼睛看這些兒童,以及試著跟他們聊聊天。

我發現這些兒童雖然身體上不方便,但是都笑瞇瞇的,跟我講話的時候也露出很開心的樣子。和他們相處,竟然比跟一些被寵壞了、老是鬧彆扭的孩子還來得輕鬆。

畢士大有八個樓層,那天我看到的是住在四樓以上的孩子,狀況最嚴重的孩子則住在二、三樓。有了這一次的經驗,我想我已經可以面對二、三樓的孩子了。

離去前,我要慧貞當我的介紹人,成為畢士大的義工,先試著每週一個晚上來當課業輔導。如果可以勝任,我還想來這裡講故事,那是慧貞目前的工作。

面對我們的問題和恐懼,我們總會轉過頭不敢面對,就像後頭有狗追來,我們就光顧著逃跑一樣。或許,睜大眼睛看著它,問題其實沒那麼可怕,而且狗也有可能被我們瞪跑呢!


Ps.畢士大教養院正在籌建一個可以永久照顧院裡的兒童,長大後也能繼續收容他們的庇護工廠。詳請可以參閱畢士大的網站。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文輝部落格 的頭像
黃文輝部落格

黃文輝(Max)'s 部落格

黃文輝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