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年開車在英國旅行時,經過許多小鎮,發現鎮民(或鎮公所)常立一個告示自稱此鎮是全英最美的小鎮。這些小鎮固然優美,但口氣未免太大。可是當我來到水上柏頓,我不禁讚嘆,這裡若立一個類似的牌子,反對的遊客相信不會太多。

果然,旅行團這次便為我們安排了水上柏頓的行程,讓我能舊地重遊。



這麼漂亮的地方,我兩度來遊客都不多,真好 !太多人就壞了氣氛,煞了風景。



英國每個地區的建築,儘管房屋樣式類似,但因就地取材,便造就了各自的城鎮風貌。水上柏頓即選用科茲窩石建屋,間間設色相近,產生一致性的美感。



若有一隻穿衣服戴帽子提購物籃的貓太太從店裡走出來,我也不會感到意外。這裡真像虛幻世界。

 

1998年的我。有點像腦中充斥奇怪念頭的怪青年。



現在的我看起來和善多。大概心裡的疑惑和衝突比較少了,也可以接受道法自然、聽天由命這樣的話語了。



讓 J 現身一下。她是個貼心、溫柔的好遊伴。想想跟她認識五年,竟然連一次架都沒有吵過。



依依不捨地離開水上柏頓,來到相形之下頗為繁華的牛津。進城時還塞了一會兒車。



牛津的行人徒步區,太整齊了,我比較喜歡劍橋有腳踏車會從身旁擦身而過的街巷。但古蹟如林的大街仍具現代感,不得不佩服英國人的設計美學。



卡爾法克斯鐘塔,約建於十四世紀。



基督教學院。哈利波特電影曾在此學院中取景。





基督教學院對街有一間愛麗斯的小舖。愛麗斯夢遊仙境的作者路易斯‧卡羅曾執教於基督教學院,他為院長12歲的女兒愛麗斯寫了這本書,所以小舖才開在這個地方。裡頭販賣許多印著愛麗斯夢遊仙境人物場景圖案的商品。

若是英文還可以,我強烈建議找這本書的英文原著來讀一讀,方可體會作者咬文嚼字、玩文字遊戲的巧心;用語帶著譏諷和機鋒是英國人的幽默和習慣,看這本書可體會一、二。



離開牛津便到附近的折扣城比斯特。這天午餐自理,為的是省下時間給大家逛街。我原以為三小時的購物時間綽綽有餘,其間應會找一間咖啡店填一下肚子,哪曉得逛街光陰流逝得特別快,三小時一下子就過去了,而且完全忘記飢餓,自然,也買了幾件東西。

老實說,逛街買東西還滿快樂的。



在倫敦郊區的Holliday Inn過夜,隔天早上六點便morning call,為的是早一點前往容易塞車的倫敦。但進倫敦時還是塞得一塌糊塗,我想到住倫敦的大明星們,如貝克漢、艾爾頓強,出門也同樣會遇到塞車,不禁覺得世界上還是有錢擺平不了的事。

龜速進入倫敦後,街上開始出現知名地標,如以上照片中的麗池飯店。來這裡喝下午茶是人生中可以做的一件值得紀念的事,可惜我們在倫敦的行程緊湊,沒有自由時間喝下午茶。

經過騎士橋時,哈洛士百貨公司出現在窗外,同樣,沒有時間去。



行程第一站是參觀富有歷史的倫敦塔,在入口處可以清楚觀賞一旁的倫敦塔橋。親眼目睹,覺得還滿漂亮的。



倫敦塔建於十一世紀,曾做為護衛倫敦的堡壘,也做過動物園,關過許多名人,也有不少人在這裡身首異處,其中包括亨利八世的兩個王后。

英國國王的王冠權杖等國家寶物存放在此,參觀時,我覺得恐怖份子若要加以破壞似乎不難。這應該是我幼稚的想法,看輕英國人了。



倫敦塔由俗稱「食牛肉者」的侍從衛士管理,他們身兼數職,既負責保安,又是導遊,也陪遊客合照。職訓時,大概要練習微笑。





倫敦塔中養了七隻烏鴉,他們的翅膀都被修剪,以防止牠們飛離,相傳只要牠們不走,英格蘭就不會受到侵略。



參觀完倫敦塔,我們在附近的碼頭上船,遊泰晤士河。照片中的白色建築是莎士比亞環球劇院。四百多年前,英國第一間為戲劇演出的劇院即建立於此。目前的劇院乃1949年重建。



照片中的建築物係「皇家節慶廳」。倫敦是古典音樂重鎮,全市有五個專業交響樂團,許多國際知名音樂家也定居在這裡。我常常看到一些音樂演出地點在倫敦Southbank,原來便是在這個音樂廳。



變成倫敦新地標的倫敦眼。原先只是為迎接千禧年而興建的臨時性建築物(使用五年便要拆卸),卻因為太受歡迎,將被長期保留。同行團員看到倫敦眼時,比看到國會大笨鐘還要興奮。

這讓我想到林書豪現象。林書豪一夕爆紅,全球媒體把他吹捧得好像比籃球之神喬丹還要偉大,球技還要高超,並暗示可能將打破許多偉大球星的紀錄。我喜歡林書豪,支持林書豪,但是愛打籃球、也看了超過二十年NBA籃球的我,必須老實講,林書豪的球技和頂尖球星相較還有一段距離,是媒體將他神化了。大家把眼光都投注在他身上,忽視甚至貶低了本事其實更高的其他球員,並不太公平。就像倫敦眼和大笨鐘。




西敏寺,一直是英國君主安葬、加冕登基的地點,去年威廉王子也在這裡舉辦婚禮。裡頭埋了許多知名人物,例如迪更斯、達爾文、牛頓等等。電影《達文西密碼》中,有一個場景在西敏寺內,但是導遊說,西敏寺並未出借供該劇組拍攝。看電影時我還信以為真呢,儘管我曾入內參觀過!




記得多年前參觀西敏寺時,覺得那附近好幽靜,可以輕輕鬆鬆的觀賞、拍照,但是這一次去覺得很混亂很擁擠,也覺得倫敦人實在真多。當時信步瀏覽、隨處參觀的閒情逸致已不復得。



大笨鐘一直是倫敦顯目的地標。我喜歡它勝過倫敦眼何止百倍。

現在世界上的大城市中,如果沒有摩天輪就好像跟不上時代。當摩天輪不再希罕,大家或許才會想起,全世界只有一個大笨鐘,而且倫敦才看得到。



人人都有手機的時代,很高興英國沒有把可愛的公共電話亭廢去。可是下次來,它們或許就不見了,所以還是趕快攝影留念。



女王的工作地點與居所白金漢宮。女王若在宮內,旗杆上會升起君主旗。我們參觀的這一天女王便在宮中。



遊客圍在白金漢宮外,就想觀看禁衛軍交接的情景。



禁衛軍夏天穿紅色制服,冬天則換成灰色。他們都是真正的軍人,美國想打哪個國家,他們便會被派過去。



位在蘇活區的中國城。我們在這裡用午餐。相較於西式餐館,在中國城用餐較便宜,印度餐廳也是。有機會去倫敦,一定要去印度餐廳用餐,真的很美味。這一趟英國之旅,我們只在史特拉福吃了唯一的一次印度餐,真可惜。





蘇活區是音樂劇的大本營,演出音樂劇的戲院隨處可見。



大英博物館自然一定會去。



裡頭的中庭多了圓拱屋頂,既現代又美觀,也方便大家購物、會面、躲雨。

參觀大英博物館仍是免費。



我們的時間有限,只看了埃及館、亞述館和希臘館,這三個館也最為熱門。

我原本拍了幾張木乃伊的照片,但是有一天 J 打開相機,發現LCD竟顯現一個木乃伊(它恰好是我拍的最後一張照片),嚇得花容失色。我想想便把木乃伊照片刪了。要看這類照片網上一大堆,何必在相機或自己的硬碟中存放它們?

我好像變得有點迷信。



這兩個龐然大物是大英博物館最重的收藏。



亞述浮雕。






來到希臘館了。



希臘幾度想要回這些來自雅典帕德嫩神殿的雕像。但要不是200年前英國人湯姆斯‧布魯斯慧眼獨具,認出它們的價值與珍貴,將它們運送回英國,或許大半已經毀損。而且就算還給希臘,不爭氣的希臘政府還不了債,或許還是得賣掉它們。





許多希臘雕像都沒有頭,劊子手竟是基督徒。基督教不崇拜偶像,所以他們佔領雅典時便給石雕去首了。



博物館中有許多學生在做作業。可以免費自由進出這些博物館和美術館是何等幸福。在倫敦,常常上美術館躲雨、借廁所,久而久之,或許便能變得氣質出眾。









離開大英博物館,準備去機場了,真的是倫敦一日遊啊!行經另一家上演音樂劇的戲院,我曾在這裡看過《悲慘世界》。



皮卡得利廣場類似紐約的時代廣場,是交通樞紐,人們約會見面的地方。早在十九世紀末這裡便豎立了通電的廣告招牌。

廣場中的天使出自亞伯特親王之手(維多利亞女王的先生),儘管繁華與時光在天使的腳下流竄,他依然故我,張著翅膀,彷彿一切都是靜止的。

 

這回的戰利品不多,因為皮箱空間全被黑膠唱片佔滿了。沈重的唱片使得行李過磅時超重(27公斤),幸好沒有被罰錢。

在國外買東西時,我常猶豫不決,覺得不該亂花錢,可是每次回台灣後,都感到後悔。畢竟你幾時還會再去那個地方?買回來的東西,件件都別著回憶的標籤呀,省下的錢,抵得過這些回憶嗎?

最近看到王文華的一篇文章,裡頭提到:被延遲的快樂不但不生利息,反而連本金都沒有了。人生不會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她與你打一個照面,你抓不住她,她說走就走。

所以,想買的時候,負擔得起就買吧!也要儘量找機會去好好玩一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文輝部落格 的頭像
    黃文輝部落格

    黃文輝(Max)'s 部落格

    黃文輝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