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個禮拜去了一趟台中,途經新竹時,猶豫要不要下交流道?由於時間接近中午,便決定去新竹城隍廟吃午餐,並看看這個十年來沒有踏進一步的城市。
新竹系統交流道變得複雜許多,很小心的觀察指標才開上通往新竹市的光復路。到達清大校門口的時候,忍不住右轉進以前常來打牙祭的清大夜市。白天自然沒有夜市,但是這裡的景觀已經大不相同,原本小樓房前攤販林立,現在我的視線則全被商業大樓佔據。往前開,道路拓寬了,低矮的眷村全部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新穎的住宅大樓。我東張西望,很快的就不知道身在何處。
因為在科學園區工作,而在新竹住過七年的我,原本信心滿滿以為自己絕不會迷路,但是面對陌生的街景,新闢的社區,也只能舉手投降,趕緊像個觀光客,拿出地圖求援。
找到東門街,總算開到城隍廟前。該找停車位了。我依稀記得以前停車的市政府後停車場,繞過去總算還在,不過當年十分嶄新的樣貌如今只剩五分。雖然旁邊有新停車場,但我還是選擇這個熟識的地方。
停車場外原本是遠東百貨,但是招牌不見了,換成另一家賣場。走上中央路上,阿忠冰店也已經不在那裡。它們都跑哪兒去了呢?

到了城隍廟口,人滿為患,好像春節還沒結束一樣。吃了聞名的潤餅、肉圓、貢丸湯、魷魚羹,感覺還不賴。
雖然我在新竹住了七年,老實說,來城隍廟的次數十隻手指頭就數得出來。當年的我總覺得這些小吃哪比得上我常吃的高雄、台北、台中小吃,試都不太想試。現在的我,真想跟當年的我說:「你真傻,跟生活過不去有比較快樂嗎?」
其實除了吃,當年的我還真的非常跟生活過不去。總把新竹當工作賺錢的地方,不打算認識這個在我心目中比不上高雄、台北、台中的小城;每有假期也趕緊像逃難似的往台北或是台中跑。造成的結果是,不止是沒有機會深入瞭解這個地方,甚至還開始討厭這裡。最後,我終於選擇離開,工作和生命也跟著有了大變動。

吃完午餐,走在附近的街上,發現一條賣鞋子街,訝異自己以前竟然從沒來過(或是沒注意過)。走著走著,經過一家阿忠冰店,我問老闆娘是中央路上那一家嗎?老闆娘興奮的點頭,並驕傲的說現在的新店有六層樓高。
我點了鳳梨冰,跟當年的滋味很類似,不過老店的隔壁是種子肥料農藥店,當初吃冰的時候總會聞到怪味,現在,這怪味已經沒有了。 吃完冰,該上路了。開車經西大路,看到遠東大遠百貨公司,才知道遠東百貨已經遷到這裡,也升格為更高檔的大遠百。
上高速公路前,我發現以前那棟像鬼屋一樣的灰黑建築已經變成新竹馬偕醫院,原本讓人感覺狹小擁擠的光復路,也因為高樓林立,間之以綠地步道,已經有大城市的氣派。
看到變遷後的新竹,我不住的自問,我錯過了什麼?我原本可以參與並目睹這些改變,但我卻因為厭倦,不投入,沒有耐心,而選擇當一個逃兵,離開了。
離開新竹後我去了紐西蘭,很巧的,同樣只住了七年,就回到台灣。(人生不曉得有幾個七年可以蹉跎?)這種選擇「離開」的感覺,似乎跟選擇當「生活逃兵」脫不了關係。然而逃避生活又怎會是快樂之道?
也許是年紀的關係,我自忖跑不太動了,決定在花蓮好好的落地生根,打仗,不逃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