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常聽波哥瑞里奇(Ivo Pogorelich)演奏蕭邦的作品28號前奏曲集,忽然想到,何不查一下這張唱片在亞馬遜網站裏的聽眾評價如何?結果,平均分數是三顆半星。其中,有很多人給一顆星,但同時也有不少人給五顆星。真是非常的兩極化。
波哥瑞里奇的演奏不按牌理出牌,跟傳統的演奏有很大的出入。我們熟悉的曲子經他一彈奏,完全變了樣,彷彿作曲家的樂譜被他扭曲修改過一般。為此,很多人對他大加撻伐,但是也有很多人稱他是個天才。
這種情況在波哥瑞里奇剛剛出道時,就已經發生。1980年他參加蕭邦鋼琴大賽,通過初選時,便有評審大肆反對;他沒進入決賽,更有評審(阿格姬麗希)退席抗議。人們對他的好惡真的有夠極端。
我一開始聽他彈奏的蕭邦第二號鋼琴奏鳴曲,感覺非常不習慣,聽過一遍,就把它束之高閣。後來看到’企鵝唱片指南’也只給他這張CD一顆半星的評價。十年後的某一天,我突然看到這張塵封已久的CD,於是勉為其難的再嘗試聽一次。結果,它給我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彷彿蕭邦忽然從天堂下來,為這首大家彈爛的曲子,重新修飾過一般。我檢查了一下CD,確認自己沒有放錯片子,至於CD本身,也很乾淨,並未長滿黴菌變了質。那麼,多半是我改變了。不過,改變的不只是我。有一天我翻閱’2003/2004年企鵝唱片指南’,發現三位老爺樂評家,事隔多年後竟然大徹大悟,給了這張CD三顆星,並誇獎波哥瑞里奇個人的特殊風格。
這讓我想到自己多年前看王文興的’家變’時的感覺。一開始,我對他有點怪異的文字很不習慣,不過這本書現在已經成了我的最愛之一了。另外,剛開始看伊朗導演阿巴斯的電影時,也常常對他不知何去何從的步調,感到非常的不耐,可是現在我已經能完全接受並喜歡他的電影了。
人都得花許多時間,才能接受原先不習慣的東西。藝術創作者最好不要只想著迎合大眾的口味。應該要堅持理想,抱持等候知音的信念,這樣,普羅大眾才會成長,藝術的世界也才會豐富。
PS.忘了提一下RAP。剛開始聽到又吵又鬧,又不停罵人的RAP時,我也很不習慣,並視之為毒蛇猛獸。可是曾幾何時,我竟然開始覺得這種音樂蠻有趣的,尤其喜歡黃立行與柯有倫的RAP。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