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次踏入樸石咖啡館,發覺它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正中央的一架平台式鋼琴。此外,書架上許多精挑細選過的好書(其中有好朋友林世仁的兩本書,上回他來花蓮,真該帶他來這裡),足足讓我在店裡頭消磨掉三、四個小時。不過,重點還是那架鋼琴。它只是看好玩的裝飾品嗎?
我看到牆上有張海報。預計在國家音樂廳舉辦獨奏會,曲目中包含困難的 「拉赫曼尼諾夫 "柯雷利"主題變奏曲」的正牌鋼琴家周美君,竟然要來樸石咖啡館演奏。我對樸石的敬意瞬間直上雲霄,決定屆時一定要來聽聽、看看。
星期天晚上(十月十五日)花蓮下著毛毛雨,我從家裡散步到樸石咖啡館,提早了一個鐘頭。我才推門進去,就差點被巨大的琴聲給震出去。一位穿牛仔裝的小姐正在用力的敲擊鋼琴。我驚魂甫定,發覺那可不是亂彈亂敲,而是老實正牌的古典音樂,而且是有難度的那一種。
竟然有功力如此高強的學生,趁音樂會開始前先來練琴!我當下這麼想。彈琴的小姐轉頭對我和其他幾位聽眾說「來那麼早」。她模樣像個學生,但是與海報上的周美君有點神似。我細細比較,發覺竟然是她本人!我暗暗罵道,製作海報的攝影師功力真糟,竟然把一位小姐拍成了女士。
一個鐘頭後音樂會正式開始。周美君簡單介紹自己的經歷後,說明今天是場不一樣的音樂會,也是她的首次嘗試。她說自己曾在花蓮當過老師,工作之餘會來樸石喝 咖啡,當時她便希望有一天能在這裡舉辦音樂會,彈一彈店裡頭這架六十幾歲的鋼琴。她說今天不比在國家音樂廳,大家必須著禮服、正襟危坐,她希望氣氛可以隨 性一點,大家能樂在其中,享受音樂。「參加正式音樂會,鋼琴家不會這樣跟你們聊天吧!也不會穿牛仔褲吧!」她笑著說。
整場音樂會便這麼談天與演奏,交互著進行。周美君跟我們聊到自己在奧地利的求學經歷,古板的德國老師,課餘竟然喜歡彈奏拉丁曲子。她接下來便演奏了幾首拉丁曲子給我們聽。她談到 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是如何的充滿美感與淡淡的憂傷,並彈奏了拉赫曼尼諾夫改編過的「愛 之悲」。她說自己與一位德國豎笛家在台灣聯袂巡迴演出時,她請豎笛家一定要學一兩首台灣民謠(其中一首是桃花過渡),對方也在兩個小時內學會了。他們的音 樂會有點沈悶,直到最後,豎笛家演奏了台灣民謠,才引起台下聽眾轟然的迴響。豎笛家告訴周美君,以後台灣民謠不要留到最後,要一開始就演奏,讓聽眾立刻就 high起來。說到這裡,周美君隨性的為我們演奏了幾首帶著即興味道的台灣民謠,有「月夜愁」和……忘記了。
演出過程中發生了一件小插曲。有一個琴鍵上的貼片,竟然在周美君的猛力彈奏下,飛了起來。周美君說小提琴家常常斷弦,但是鋼琴發生這種事,她倒是第一次遇 到。我曾在DVD上看到俄國鋼琴家貝瑞佐夫斯基演奏李斯特的練習曲第十號「熱情」時,彈斷鋼琴的琴弦,但是真的沒見過琴鍵上的貼片飛了這種事。
這時候,就需要「快乾膠」。工作人員找快乾膠的時候,周美君試彈幾首曲子,看能否避開那一個鍵。不曉得她不是是像義大利指揮家「拖拉古尼尼」,啊,抱歉,是「托斯卡尼尼」,熟記樂譜中的每個音符,竟然連彈幾首都沒有彈到那個鍵。她謙虛說「真巧!」,我們卻覺得「真厲害!」
周美君說自己曾在武陵農場附近的度假村舉辦音樂會,音樂會快結束時,外頭飄來竹筒飯的味道,讓她突然餓起來,幾乎要彈不下去。因為她通常空著肚子演出。我 們低頭看表,發覺已經將近九點,為了不讓她繼續餓肚子,音樂會便在這個體貼溫馨的氣氛中結束,周美君也彈著彷彿背景音樂般優美的琴聲跟我們道別。
這場音樂會真的很特別,可能比去國家音樂廳還來得有意思。鋼琴家貼近地跟我們閒話家常,而且還隨意彈奏輕鬆有趣的曲子,完全沒有高高在上的架子。這不止拉近我們與鋼琴家的距離,也拉近我們與音樂的距離。
走出樸石咖啡館,外頭的雨已經停了。回家路上,我的腳步在秋夜晚風的陪伴下,異常的輕快。我預計趁上床前一、兩個小時的時間,聽一聽美麗又帶著淡淡憂傷的拉赫曼尼諾夫。
全站熱搜